为什么每个孩子都应该要读读科幻小说?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18-11-28

11月8日,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美国获得了亚瑟·克拉克基金会颁发的克拉克奖想象力服务社会奖。

克拉克奖包括终身成就奖、想象力服务社会奖、创新者奖三大奖项,表彰世界上最富创造力的思想家、科学家、作家、技术专家、商业领袖以及创新者。曾经的获奖者有霍金、NASA等等。刘慈欣是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人。

消息传来,我们兴奋地把刘慈欣的演讲全文分享到我们阅读课四个班的小群里,家长和孩子都为大刘感到欣喜和骄傲。阅读课有这么一批小科幻迷,也让我们很是欣慰。

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

美国科幻大师阿西莫夫曾说:“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不能晚于11岁。”民国期间,梁启超曾引入科幻小说来启迪民智,鲁迅则翻译科幻大家凡尔纳名篇,推荐给国人。很多大师都认为读优秀的科幻作品,能够打开一个人的思想。

而我对孩子读科幻的认识,始于和女儿一起读《三体》。今年年初,在女儿的强烈推荐和要求下,我连续两周每晚夜读《三体》,终于追上了她的进度,然后我们几乎同步看完了《三体》三部曲。

孩子推荐的理由简单强烈,让我无法拒绝——“如果你和爸爸都不读《三体》,咱们家就没有人可以跟我讨论这些科幻问题了。”

记得我们读到了地球被二维化后,女儿匐在我的怀里,伤心地哭了很久——因为她“觉得人类真是太蠢了!”,因为读了《三体》,我特别能理解她当时的激动、难过和愤懑。

《三体》非常经典,阅读难度也不小,女儿接受起来并不困难,这让我颇为惊讶。后来我们发现:原来在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中,能读完《三体》喜欢《三体》是一件很时髦很高级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挑战了很多成年人都不敢挑战的科幻作品。

其实,孩子阅读科幻作品其实并没有什么障碍。而很多孩子比成年人更喜欢《三体》,他们在阅读课的课堂上会随口举出一个《三体》中的例子,没有读过《三体》真的很难和他们对话。

在童书妈妈阅读课第一期上,我们给五六年级的孩子们选的第一本书就是《爱因斯坦赤道》,也正是因为我和女儿都被《爱因斯坦赤道》中《朝闻道》的故事深深地打动——科学家们请求“排险者”告诉他们宇宙的终极奥秘,然后一个个走上“真理祭坛”被毁灭的故事。

阅读课的大部分孩子都非常喜欢《爱因斯坦赤道》,喜欢大刘。不少家长告诉我们孩子因此开始读《三体》了,其中还有不少时以前是很畏惧读长篇小说的孩子;当然也有不少孩子本来就喜欢《三体》,他们在阅读课上中找到了知音。

喜欢科幻小说的

除了孩子还有谁?

也有一些家长疑惑孩子那么痴迷科幻小说是件好事吗?我想告诉大家,在国外,很多大企业家、大发明家、大政治家都是资深的科幻迷。

在NASA的一次会议上,有人问:有谁是阿西莫夫《基地》系列科幻小说的粉丝?所有在座的科学家都举起了手。

奥巴马、马克·扎克伯格、比尔·盖茨也都是科幻迷,还都对《三体》表示过偏爱;国内雷军、高晓松、马化腾、李彦宏、柳传志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喜欢《三体》这部小说。

美国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也对科幻小说非常喜爱。他甚至说:我从小说里得到的东西比非虚构作品要多得多。

SpaceX和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从小就痴迷科幻小说,他说:科幻小说给了小时候的自己一种渴望,渴望去改变世界。这种渴望也为他以后的事业埋下基础。他的第一任妻子也是一位科幻小说家。

孩子读科幻小说可以发展

人类唯一的优势——想象力

科幻小说是基于想象力的文学,正如刘慈欣获奖时所说:

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唯一优势。

科幻小说的核心主题常常是:科学到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人类要追求的是怎样的未来?这种严肃的思想主题加上想象力,使得科幻小说真正成为一种可以“登堂入室”的文学形式,绝不同于追求冒险猎奇的低俗读物。

孩子读科幻小说不会流于猎奇,科幻从来就是属于孩子们的,因为科幻和孩子都是与未来相关的,可以说,科幻也是关于未来的哲学:在我们身为碳基生命的限定之外,去认知宇宙,去反观人类。

孩子读科幻小说可以理解科学

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

1942年6月,美国的原子弹研制计划正式开始,由于研制计划的总部开始设在纽约市曼哈顿区,因此称为“曼哈顿计划”。1944年底,美国一位并不知名的科幻小说家发表了一篇科幻小说,精确地描述了原子弹的功能。

小说引发了美国军方的震惊,为此展开了一场极其细致的调查。调查结论是,“曼哈顿计划”不存在任何泄密行为,小说中的原子弹只是作者幸运地“推测”出来的。几个月后,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美国“大男孩”在墨西哥州的沙漠爆炸成功。

科幻史家认为,这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清晰地揭示了科学幻想与科学事实之间的联系。

科幻的“前瞻性”甚至延伸到了对未来趋势的研究,商业书籍的大热图书,凯文·凯利的《必然》、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等等其实都是基于现实对未来的想象,只是它不是小说的形式。

科学总要发展,自然和社会会不断变化,人们必须面对变化的未来。科幻小说正是探索未来各种可能的最好形式,它既可以使孩子为未来作思想准备,也可以使孩子更好地创造未来。

因此很多人认为科幻小说“是最有价值的文学方式”,因为科幻作家们正开始挖掘科幻小说无限的可能性,生产最激动人心的作品。

读科幻小说可以培养孩子

好奇心和求知欲

科幻小说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内容中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科幻小说带给孩子更多的是问题,人类生存与探索的问题、个人命运与抉择的问题、科学探索与伦理的问题、人类生命和外星生命价值的问题……

刚刚结束的儿童哲学教育计划中,我们问奥斯卡教授“如何才能让孩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奥斯卡教授说:就像我一样,不停地向你们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在要求你们去思考;孩子也是,要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要给他们知识,而是要把问题放进他们的头脑里,让他们去思考。

除了苏格拉底式的诘问,科幻小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因为它们会把问题放进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去主动思考。

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布哈伊·哈桑曾说:

科幻小说可能在哲学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简单的,在美学上是有些主观的,甚至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面而言,它似乎触及了人类集体梦想的神经中枢,解放出我们人类这具机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2018 年,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诞生200周年。「给孩子系列」的主编北岛先生编了这本《给孩子的科幻》。适合8岁以上的儿童阅读,也适合家长阅读,保持想象力,和孩子有话可聊。

《给孩子的科幻》由中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韩松选编,精心挑选15篇获世界大奖的科幻故事,他们撰写独家导读和推荐语,囊括阿瑟·克拉克、雷·布拉德伯里、特德·姜、刘宇昆等数十位风格迥异的科幻名家。

▲ 北岛、刘慈欣和韩松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接触过任何科幻作品,《给孩子的科幻》是一本极好的启蒙作品。因为它选编的15部作品都是非常精彩的故事,有的偏硬科幻(科学知识稍有艰深,一般是刘慈欣选的);有的不那么硬,更偏重表现人类探索的精神和想象力的故事。孩子的阅读体验会很好,不会被艰深的物理学知识吓到,又能体会到科幻小说的独特滋味,开启另一番广阔的阅读世界。

我的女儿因为喜欢《三体》,又读了刘慈欣的很多作品,她特别喜欢《给孩子的科幻》,临睡前边刷牙边读,还好都是中篇故事,否则她又要申请晚睡了。

孩子看完《给孩子的科幻》,评价说“太精彩了!我发现中国除了刘慈欣,还有很多厉害的科幻作家,我特别喜欢王晋康和韩松,我还想看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系列。”

对于已经喜欢上科幻的孩子,《给孩子的科幻》依然是一本极具吸引力的中篇科幻小说集。

刘慈欣的选编理由:

作为编者之一,我为这本选集所选的科幻小说,侧重于描述科技创造新世界的作品。

以往有一种误解,认为科幻小说中的科技内容可能构成小读者的阅读障碍,有时候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另一方面,由于孩子们的思想未受到成人的种种僵化经验和教条的束缚......越是现代的和前沿的科学理论,如量子力学中微观世界的诡异现象等,孩子们反而比成人更容易接受。

韩松的选编理由:

首先,它们都在科幻史上具有地标性意义,已经被许多人视为经典,反复诵读,从中获得无穷的灵感,并滋生新的智慧。

其次,不仅仅收录中国人写的,还收录国外大师的,以让读者看到,东西方的科幻,如何在不同的路径、方向上,铺陈了我们共同的想象盛宴。

第三,我们没有特意寻找那些所谓“孩子适合看”的,因为凭我们的经验,科幻这个词,本身就等同于年轻和梦想,代表了人类这个物种目前正在经历的童年时代。我们接受它,就是肯定我们自己,从而树立起对当下及未来的信心。

 标签:新书上架  科幻  刘慈欣  名家  
3617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