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厅:叫停家长作业叫停奥赛

江苏省教育厅

2017-10-26

陪娃写作业至心梗那位家长,可以欣慰了!你的悲惨经历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上周,江苏省教育厅下发重磅红头文件:

▲图:江苏省教育厅官网(阅读原文可看文件)

敲黑板、划重点,太长不看版:

● 1、关于作业:

减轻作业负担,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推行作业免检、每周无作业日等探索。

● 2、关于奥赛:

未经省教育厅批准,小学阶段一律不得举行面向学生的学科类竞赛活动。各部门、学校和机构,不得擅自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严禁试卷中有奥赛题或将奥赛题作为附加题,一经发现将对命题人员进行问责。

● 3、关于幼升小、小升初:

全面实行零择班。公办学校入学严禁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要引导学校采取并扩大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考试形式选拔生源。严禁抢夺生源。

●4、关于考试:

小学每学期统考 1 次,初中每学期不得超过 2次。1-9年级不得组织市、县(市、区)统一的文化科目考试。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名次和中考高考上线率等信息,校内也不得开展各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5、关于减负令:60多年来,新中国颁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性减负令超过上百道,然而……

●6、“减负令”真的能让孩子享受“快乐教育”吗?可以戳下去看看业内人士快评。

1、严格控制作业量,探索无作业日

《意见》要求,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

任何学校和老师不得随意增减课程课时,不得随意增加课程难度,不得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严禁网上公示、教室张贴的课程表与实际执行不同。一经发现,查实后要列入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诚信档案。

对于中小学生的减负,在新规中也比比皆是。例如,新规要求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作业平衡机制,各校要有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加强对各门学科作业的统筹管理。

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和高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分别控制在 1 小时、1.5 小时和 2 小时以内。

与以往不同的是,被社会诟病的" 家长作业 ",在新规中被明令禁止。

《意见》规定,不布置超越课程标准规定和学生学力要求的作业,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同时,推行作业免检、每周无作业日等探索。立健全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倡导建立作业上网公示备案制度。

事实上,无作业日已经在国内部分学校开始实施了,上图为10月20日,山东师大中建长清湖实验学校推出无作业日活动。

2、小学早晨到校时间控制在8点以后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统一集中教学时间。

小学生不超过 6 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 小时,高中生不超过 8 小时。学生早晨到校时间,小学控制在 8:00以后,初中控制在 7:40 以后,高中控制在 7:20 以后。班主任和各科教师不得超出学校规定,要求学生提前到校,保证学生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

对于在校时间,教育厅要求,中午间隔时间不少于 1.5 小时,严禁午休时间教授课程或要求学生在校自习。不得强制要求非住校生到校上晚自习,住校生晚自习每天不超过 2 课时,晚自习期间不得教授新课。

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 1 小时。小学延时服务学生在校时间按照相关文件执行,延时服务不得变成增时上课。

3、小学全面禁止各类学科竞赛活动

未经省教育厅批准,小学阶段一律不得举行面向学生的学科类竞赛活动。

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机构,不得擅自组织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各类竞赛活动,也不得举办面向本市本县的统一的学科竞赛或变相竞赛活动。

不得组织或动员中小学生参加社会各类机构以各种名义举办的各类竞赛等活动。

任何竞赛成绩不得与升学挂钩,不享受高考、中考加分待遇。

4、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

教师的校外兼课行为被明令禁止。

《意见》要求,严禁在职教师到社会机构兼课,或组织、介绍、暗示学生到校外补课。严禁教师课后有偿辅导、有偿家教。

所有教师特别是优秀骨干教师不得参加各类社会机构组织的名师解读考试要点以及各种名义的学科复习指导、冲刺等,也不得赴异地有偿补课。

同时,教师要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讲评,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作业。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布置反复抄写等惩罚性作业,不得对学生做出违反减负要求的语言和行为。

此外,教育厅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对学校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不得以高(中)考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和奖励,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高(中)考成绩、升学率等情况。

各地对学校综合考核评价中,要严格控制考试、升学等因素所占比重。校长也不得向班主任、学科教师下达升学指标。高(中)考成绩直接通知学生本人,不得公布学生个人考试成绩。

5、义务教育零择班、严禁组织入学考试

《意见》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入学严禁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严禁以各类竞赛、培训、考试、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为依据录取学生。

以学生报名顺序等为依照,一次性进行现场分班、匹配师生、公布结果。原则上不举行分班考试,严禁为选拔学生进行二次分班。

在普通高中招生中一律不得在中考前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招收已被录取的学生,公办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凡举办跨市招收学生的各类班均须当年报省教育厅审批。

教育厅规定,在民办学校招生中,可用小学素质报告单作为实施招生的依据。

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要引导学校采取并扩大电脑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不得采用统一笔试或者任何变相考试形式选拔生源。

此外,教育厅严禁抢夺生源。"教育系统任何人员不得为校外机构或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所有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抢夺或变相抢夺生源,破坏正常的教育生态,对违规者严肃查处。"

6、严禁学校试卷中有奥赛题或将奥赛题作为附加题

这项规定简直是直切要害!很多家长送孩子去上奥数班的理由是:学校的考试试卷中每次都会出现奥数题,不学就考不出好分数。现在这样出试卷的方式也要被禁止了!

在文件中规定,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内容。规范考试科目,从严控制考试次数。

小学每学期组织统一的考试 1 次,科目不超过 3 门;初中每学期不得超过 2次。要按课程标准要求确定考试内容,严禁试卷中有奥赛题或将奥赛题作为附加题,一经发现将对命题人员进行问责。

此外,江苏省教育厅要求,要取消各种形式的变相考试。除有规定要求外,义务教育阶段不得组织市、县(市、区)统一的文化科目考试(也就是说区统测之类以后就没有了?)

取消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一年级各种形式的统考、联考或月考,市县不得开展全班、全年级、全校的调研性统一考试,可按学号进行随机抽测。取消以分数为结果的周周练等变相考试形式。

同时,学校一律不得公布考生个人或集体的考试成绩、名次和中考高考上线率等信息,不得将学生成绩名次告知学生家长。校内也不得开展各班级学生考试成绩排名。

7、学校和老师不得以任何名义举办补习班

节假日陪着孩子在各个补习班中穿梭,是很多家长再熟悉不过的日常。

但根据新规,教育厅要求,严禁组织学生在节假日(含双休日和寒暑假)集体上课,或以补差、提优等形式变相组织集体上课或考试。

高三年级学生根据国家规定,周六可在校答疑辅导,但不得向学生收取费用。

学校和老师不得推荐、暗示、要求、组织学生到校外补课培训不得将校舍、场地租借给社会办学机构办学,不得以任何名义举办或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文化课补习班,不得推荐、建议、要求学生进行校外或网上付费性学习。

8、建立问责处罚制度

关于减负的红头文件,之前也出了不少,但很多家长反映,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文件出台后,学生负担并没有减下去。而这次,江苏省教育厅这份《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制定问责处罚意见,提出具体的负面问题清单及处罚办法,学校也要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确保教师人人知晓,自警自律。

9、关于“减负令”的回顾:60多年国家颁了9道“减负令”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家长的焦虑感更甚。

对比9道“减负令”,记者发现,每一道“减负令”所对的“症”都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试图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稍有不同的是,不同时期学生课业负担的程度和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形式各异。

比如2000年以前,国家层面发布的“减负令”,其政策“靶心”瞄准的主要是课堂内的学业负担。

2000年后发布的“减负令”,在重申此前多道“减负令”关于控制考试、控制竞赛次数、教学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等内容的基础上,从制度性安排的视角,开出了不少“药方”,提供了多个政策选项。比如,2000年1月发布的《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首次提出小学生学业评价取消百分制,同时要求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坚决落实小学免试升初中的规定。针对“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热等社会新苗头,2013年8月出台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明确提出严禁违规补课、公办学校和教师不得组织或参与举办“占坑班”及校外文化课补习,

遗憾的是,日趋复杂的社会情境,不仅使中小学减负陷入一边学校减负另一边校外培训机构拼命加码的怪圈,而且客观上导致此前出台的相关制度性安排的效果大打折扣。我国未来的中小学减负问题,亟待新的思维、新的政策选项去逐一破解。

10、关于“减负令”新闻,业内人快评:

减负令一出,业内人士很快做出了反应:腾讯今日话题昨天的头条中,新闻评论人郭墨墨撰文道:

“减负令”真的能让孩子享受“快乐教育”吗?小学低年级不考试,但是升学要考试,学校取消的“小升初”考试纷纷转入地下或半地下,并且考法花样百出,竞争残酷。这种情况下,学校不补课不留作业的举措形同虚设。如果学校不留作业,校外培训班必然持续红火,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未减,反而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更多的学校选择改换名目,老师每天发到家长手机上的当天“学习目标”其实就是作业。

不搞百分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虽然说作业和练习都是自愿完成的,但第二天写了的同学会被老师奖给小星星、小红花。数学、语文天天小测试,孩子如果不天天回家练习,只能默默看着老师给得满分的同学拍照、晒在微信群里。而各种评优又都与这种小测试有关,自然更会激发学生家长的互相加码竞赛。

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大背景下,针对减负的“阳奉阴违”几乎是必然结果,并且还会牵扯到教育公平问题。学校减负一刀切,教育竞争压力给了家庭,当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实力自己提供优质教育,帮助孩子找到更好出路。

家长心知肚明,毕竟高考这根指挥棒和公平底线轻易动摇不得,不从小打好基础,将来高考的成绩如何保证?当前的情况,是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家庭教育有沦为学校教育附庸的危险,这情形看起来悲催无奈,要保证学业,还要保证丰富健全的家庭教育,因此对家长能力和毅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标签:教育政策  教育资讯  减负  奥数  江苏  
1358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