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物之书》爱书的孩子

花痴袭人

2015-12-08
       给学生做过一篇阅读理解,其中有个开放式问题:作者认为爱读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变坏,你同意她的看法吗?为什么? 
大半学生说同意,小半不同意。同意与否,只要言之成理,我都给分。这个问题本身,值得好好想。恰巧,在一个大雷雨的夜晚读了《失物之书》。读完熄灯,在隆隆黑暗中,各种念头狼奔豕突,有来自书中的,也有自己想到的,惊心动魄。 
       人迷信书。爱读书的自不必说。我不会做菜,家中烹饪书却颇有几本,只因下意识里觉得有了那些书,总有一天能学会做菜。其实,会做菜的人都知道,做好菜跟书本关系不大。爱书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事,往往第一反应是去书里找解决方案。很多时候会耽误事。 
      而不爱读书的人,虽然不太能从书中吸收信息,做事也有其他参考资源,但他们总对书本有种敬畏,觉得写进书里的东西,总是好的,自己不懂,总是损失。很多时候这种态度大可不必。将对书的敬畏推及读书人,更是不必。 
       书是什么?书是记载人的思想的一种东西。本质上跟宿舍楼走道墙上的“王小平爱张娟”的涂鸦一样。只不过要把思想排列成书,对思维的要求比较高一些。而思维这个东西,最让灵长目高级动物着迷,最会把它忽悠进去。越是脑子好使越容易被忽悠。有没有听过一种很神圣的东西叫做“纯粹的阅读享受”?其实那跟享受美食美人的快感是一样的。  
       本来我也崇拜书,至今还保留了遇事翻书的习惯,因为太根深蒂固,无法消除。不过在移民出来的头几年,因为没钱买书,买了也看不懂,也因为有机会跟不读书的人共事相交,才明白原来没有书的生活完全过得下去,过得好好的。这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发现,令我放下很多东西,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景象。 
      书这个东西,进去容易出来难。书中的世界,跟现实一样冷暖炎凉,如果把心灵和思想赤裸裸地带进去,没有自省自保的能力,受了伤害而不自觉,跟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没有区别。 

       男孩戴维(David)就进入了这样一种险境。 
 
     《失物之书》(The book of lost things)是本很过瘾的书,口味很重。儿童文学里几乎是定例的“温良恭谦让”一概欠奉。但,它的确是儿童文学,而且是非常好的儿童文学。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的伦敦。战争恐怖笼罩。不过对戴维来说最悲惨最实在的遭遇是母亲的去世。不久,相依为命的父亲娶了继母,再接着,家中多了一个小弟弟。戴维不是一个阳光宽容孩子,他内向阴鸷。书是从戴维的视角写的,读者跟着他的想法和行为走,一开始也许不太能察觉这个少年的阴暗,读罢全书再一想,就明白了。 
      戴维一开始陷入悲伤,后来是愤恨和妒嫉。他逃避到书中。因为母亲生前喜欢跟他共读;在书里,他似乎可以抓住仅存的母亲的存在感。他没有在书里找到安宁,反而越来越郁积,越来越执拗,终于,书中的世界向他伸出魔爪。 
      “故事活在叙述中。假如没有被人类的声音大声朗读过,没有被一双睁得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面随着手电筒的光追寻过,它们在我们这个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过… …故事需要被阅读,这就是它们拼命从它们的世界来到我们的世界的原因。它们希望我们赋予它们生命。”  
       说得没错。也有点不祥。戴维沉溺在各种故事里,渐渐能够听到书们在不停地嘀咕,接着梦见奇怪的生物,于是,在一场与继母激烈的冲突以后,在德国飞机的空袭中,他听到母亲的声音在召唤他,他不再犹豫,离开现实,走进自己建构的书中世界。  
       然而那是个跟现实一样险恶的地方,充满狼人、女巫、怪兽、侏儒……,还有一个将一切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扭曲人。森林里长着恶之花;小红帽色诱大灰狼,生下狼人;白雪公主是个专制懒惰肥胖的女人;残忍的女猎手专喜砍下小孩的头嫁接在动物身上;飞行城堡是骑士的墓地…… 
作者描写血腥残忍黑暗丑恶时绝不手软,没有慈悲,该斩首就斩首,该挖心就挖心,细节详尽,令人胆战心惊。他又安排了完美的悬疑,令人欲罢不能。很久没有这种手不释卷的感觉,又从未读过这么无情的儿童故事,难得新鲜的阅读体验,就象老饕吃到生猛麻辣的新菜式,不禁大呼过瘾。 
      这种写法,也增加了读者的疑虑:这个故事的结尾,恐怕不会是大团圆。就象看《潘神的迷宫》时,我也不信任编导:他们看上去不在乎弄死个把主角呢。 
      但是上面也说了,这本书是不折不扣的儿童文学,更精确一点,它是一部少年成长冒险小说,遵循了(英雄)成长故事的模式:男孩失去怙持(戴维的父亲虽然还在,但是他不再能给戴维保护和指引)——踏上未知的旅途去寻找一样渴望的东西(母亲的声音,让母亲复活)——经历艰难困苦,得到帮助——在危险和挫折中成长感悟——从男孩长成男人。 
       不单如此,本书虽然表面黑暗残忍,内核却非常纯净。戴维披荆斩棘,历尽艰险,最后毕竟没有丧失起码的善恶观念。他明白了逝去的不会再来;仇恨和嫉妒只能使心灵荒芜,恶兽横行;自己制造的怪兽,必须自己去降服。最后,有些东西虽然诱人,魔鬼开出的条件看上去容易得不得了,却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要做个内心平安的健康的人,有些底线必须守住。 
      再说回残忍。其实我觉得作者的描写虽然夸张却不失实。儿童的本性,人的本性,有相当一部分是残忍嗜血的。孩子对暴力的兴趣很强,孩子之间的攻击伤害有时相当严重,而且他们不知后果,不懂节制。儿童少年在成长中经历的心理挣扎,也非常不容易,我已经说过好多次了。所以,这本书只是把实情讲出来罢了。孩提时代看似无忧无虑,其实危机四伏。一不留神,心理已经纠结,已经迈向歧途。如果大家的童年都是幸福的,为什么有那么多奇形怪状的成年人?“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也有弱肉强食,花儿会谢,会被虫吃,有些永不会结果。 
       凭什么儿童文学必须一片和风细雨?如果《哈利波特》不是那么受欢迎,如果罗琳跟读者没有那么密切的互动,如果她把自己锁起来一口气写完七册,哈利很可能小命不保。她的笔杀起人来也不手软。英伦列岛的作者,似乎都不是负责请客吃饭的。  
       John Connolly, 41岁,爱尔兰人。目前是新一代当红的惊悚小说家。《失物之书》是公认他迄今最好的作品。  
       The book of lost things, 也可以说一旦lost in books, 有些东西就可能再也找不回。沉迷书中的世界,也可能失去自我。 
      现在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爱读书的孩子永远不会变坏吗?戴维读了很多书,书是他的全部,然而书不但无法解决他的问题,减轻他的痛苦,反而使他的心智更加扭曲,生活更加不安,差一点点就为了摆脱痛苦而犯下万劫不复的错误。在他之前,有很多爱读书的孩子已经犯下大错。如果不能自省,不能分辨,尽信书不如不读书。 
      “故事需要被阅读,这就是它们拼命从它们的世界来到我们的世界的原因。它们希望我们赋予它们生命。”——赋予它们怎样的生命,取决于读书的那个人。一本《红楼》,有人看到红颜薄命,有人看到阶级斗争,有人看到淫荡,有人看透世情。爱读书的孩子,变坏的大有人在。 
       除了悬念和恶搞经典童话之外,本书的意象紧凑奇突,心理描写细腻动人。偶尔有稍许幽默,也许原文更多。 
       要说有什么我不太满意的地方,则是作者把有些意念和寓意表达得太清楚了。我比较喜欢留白,然后自己想出来。当然,读这书的少儿读者,还需要做多几年阅读理解才能达到我的水平,所以作者把道理说明白也情有可原。 
       而这本书要说的道理,实在是不少。
 标签:爱尔兰  成人童话  外国文学  童话  文学  
2715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