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谈读书误区:根据自身情况择书,别被热点潮流左右

新华网

2017-04-24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们有太多理由不去读完一本书,但对有的人来说,阅读就像吃饭睡觉,是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阅读更加方便快捷,但也带来一些误区,如以碎片化阅读代替深度阅读和严肃阅读,丧失思辨推导能力;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跟随畅销榜看书,不消化等。

在全民阅读时代,于个体而言,应该读什么书?如何看待“读过的书过后就忘”?又该如何平衡数字阅读和传统阅读?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李霄垅教授阐释了他的“阅读观”。

谈读书意义:读书的人在他死前能活一千次,而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对有的人来说,阅读意味着成长和提升。对有的人来说,阅读是台造梦机器,跨越时空让我们活在各种各样的人生里。

根据2017全民阅读趋势报告,68%的人出于业余爱好读书,28%的人为工作学习需要而读,2%的读者为了社交和分享,还有2%的人为追赶时下热点潮流。

谈及读书的意义,李霄垅对记者表示,太多先哲们有过太多的论述,自己现在能记住的倒是玄幻小说《冰与火之歌》里的一句话,“读书的人在他死前能活一千次,而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谈读书误区:根据自身情况择书,不要被热点潮流左右

谈到选书误区,结合自身翻译实践,李霄垅指出,一本外国小说突然爆火,国内出版社引进,短时间内被翻译出来上架销售并被放在畅销书的架子上,销量惊人。这类书读者评价寥寥,究其原因,时间仓促,翻译粗糙,可读性极低,大多数读者把书买回去就束之高阁,可是由于商业宣传等原因,还是有更多的读者前仆后继地走上这条路。这就是不考虑自身兴趣,完全跟着时下热点潮流走的后果。

李霄垅认为,选书还有一个误区,就是过于实用主义。“要考四六级,便只买四六级词汇和习题,也绝不会在英语小说书架前驻足三秒。这种实用主义的看书模式,对人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情怀损害严重。”他还指出,西方绝大多数知名科学家不仅是本专业的翘楚,也是各类文学书籍的爱好者。

“读书的人,爱书的人,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书来读,而不要被旁人所左右。”李霄垅说,美国功勋总统罗斯福的这番话不妨作为大家选书的标准。

谈“看过的书过后就忘”:你还没有觉察,书籍就已经注入了你的灵魂

林清玄说,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有人把看过的书比喻成小时候吃过的饭,我们很难记得都吃过什么,但那些食物却强健了我们的体格,为我们不断输送营养。

针对“看过的书过后就忘”,李霄垅表示,“读书不是牢记其中的内容,而是潜移默化的浸染。作为读者,甚至你还没有觉察,书籍就已经注入了你的灵魂。”

李霄垅指出,从事人文社科类工作的人几乎没有机会使用他们初中学的几何、物理、化学知识,难道初中就没有开这些课的必要吗?从教育学的角度,这些课锻炼了人的思维,打开了认识论的一个小角,也让大家了解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读书亦如此。

他举例道,项羽学剑,剑谱看了几眼就不看了,后来学习兵法,兵法没看多久也不看了。你若问项羽剑谱兵法讲了什么,他肯定回答你忘了。可是他破釜沉舟,就是兵法的活用;他二十八骑闯出十面埋伏就是剑法的活用。可见读书并非要记住。寻章摘句固然需要有学者去做,但更多的读者则不需要特别考虑是否能记住书中内容。

谈数字化阅读:作为环保人士,鼓励无纸化阅读

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连续8年上升,达68.2%,图书阅读率为58.8%。触屏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从传统阅读转向数字化阅读。

李霄垅表示,数字化阅读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环保人士,我非常欣喜地看到纸质书籍正悄然为国人摒弃。”他认为,相比数字化阅读,传统阅读劣势明显。胡适当年离开北京大学时,想要打包带走的书太多,以致超重,只能嘱托郑天挺将来邮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郑天挺没能完成这个任务,胡适至死仍有念念。若是放到现在,手指大小的U盘绝对足以承下胡适所要的所有书籍了。

李霄垅进一步指出,不仅年轻人的阅读趋向于无纸化,中老年人的阅读习惯也在逐渐改变。最近去公园散步时,常能看到不少老人腰上挂着网络收音机,在听有声书。听书,也是一种阅读。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们因为通勤时间较长,往往喜欢边走边听,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很多新兴企业都在这方面开展了业务,一些网络电台也为听书提供了便利。这都是向好的发展,应该给予肯定。

 标签:阅读  指导  书单  数字化阅读  读书误区  
800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