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辟谣:从未公布过“劣质中学”榜单

尚书网

2017-04-05

近日,网传称,清华大学根据2011年-2014年毕业生质量评估,对全国百余所重点中学进行了量化考核。很多著名超级中学被评为“劣质中学”,让人大跌眼镜。这些“劣质重点中学”的特点是:考入清华人数非常之多,然而大多数学生在大学期间成绩平平。

在毕业生优良率最低的十所“劣质重点中学”名单中,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榜上有名,就连清华园里的清华附中也未能幸免,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甚至以4.46%的优良率排名垫底。衡水中学则以9.18%排名倒数第九名。

以下为网上流传的清华大学发布的10名劣质超级中学名单

(按照质量由低到高排名)

倒数排名  学校名  得分

1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4.46

2  本溪高级中学  5.00

3  清华附中  7.10

4  重庆南开  7.87

5  高新一中  8.33 

6  西工大附中  8.84

7  北京市十一学校  9.09

8  人大附中  9.12

9  衡水中学  9.18 (肄业学生不计入排名算法)

10  北京四中  9.25

正当大家对此消息半信半疑、热议不断时,昨日,清华大学官方微信发布辟谣信息,如下:

这份榜单,为何有人信?

近年来在网上传播的排行榜,有的是由培训机构发布的,其功利意图十分明显,比如以获自主招生资格学生数、参加全国学科竞赛获奖数、考进北大清华学生数作为排行指标,这些指标迎合的是功利教育需求,但指标的科学性经不起推敲。有中学相当比例学生选择出国留学,不参加内地高校自主招生,或者在内地高考,却选择非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如南科大、国科大,用自主招生名额作为指标评价就不科学,而且,各地的高考政策也有所不同,在上海,复旦和上海交大两校90%的招生名额已通过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进行录取。用北大清华录取人数评价高中就更不科学,这除了带有明显应试升学色彩外,有的省市有超级高中,一所高中占据了大部分北大清华录取名额,貌似学校很强,但却折射当地高中的畸形办学,那些全省高中资源均衡,高中学校不能跨地区招生的省市,很多高中都有学生考进北大和清华,这些高中按指标不能入围百强,可真实的办学实力可能超过通过抢生源把全省所有考分靠前考生集中在一起的学校。

劣质高中排行,虽然有反功利意味,但是,这更多是情绪发泄,而非科学评价。这类排行榜,给人的感觉是自媒体平台利用社会情绪进行炒作。有意思的是,虽然是民间机构或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排行”,但为了“增强”权威性,而打着官方旗号发布,这样的排行当然令人啼笑皆非——排行榜制作者对自己的公信力都没有信心,但却借助网络平台迅速传播。

假冒的“劣质高中排行”为何也有人信

“超级中学”们为何总被吐槽?

衡水中学近年来饱受争议,但凭借每年上百名考生考入清华、北大的成绩,赢得了考生、家长的追捧。这所河北省的“超级中学”,不仅在省内一些地市开设分校,现在已经走出河北,到安徽、浙江等地开设“分号”,没想到引来了一些教育人士的非议。包括所谓清华对中学质量评估的排行榜,两则新闻不约而同地反映出不少人对衡水中学的不满,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傲慢与偏见。

衡水中学为什么屡遭吐槽?主要的槽点主要是两个,一是管理类似军事化,不太人性化;二是只重视成绩的应试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学生多是高分低能。客观来说,衡水中学的成功模式,有合理之处,也有偏激之处。有媒体详细报道过衡水中学的管理模式,“洗脑式”严格管理之下,学生的每一分钟几乎都被用来学习。可从另一方面来看,学校的安排每天能保证学生7个半小时的晚睡眠和1个小时的午休,每天至少2次的运动,不需要熬夜和放弃运动时间也能考出好成绩,这是很多中学达不到的。还有,有人认为这样的学生是高分低能,进了大学后劲不足,这恐怕也有过度渲染之嫌。学习能力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高考中能在千军万马中拔得头筹,亦是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

当然,从过去的黄冈中学,到如今的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这样来自小地方的“超级中学”,之所以能在高考成绩中逆袭大城市的传统名校,靠的就是对应试教育竭尽全力的强化。这是“超级中学”们最受争议的地方,但是,这个“锅”不该由超级中学背,而是高考招生评价体系改革还不够彻底的现状,依然在用分数选拔人才,导致大部分中学只能在高考成绩上拼胜负。作为中学来讲,只要高考的指挥棒存在一天,学校教育的核心就必然离不了应试教育。因此,加快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用多种方式综合多元评价而不是一场定胜负,让孩子们有更多途径走进大学,才能改变“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状。到那时,“高考工厂”、“高考集中营”之类的“超级中学”,自会休矣。


衡水中学“躺枪”的背后,我们在争论什么

最近几年,衡中中学一直处于“高光”之中,各种争论此起彼伏,你正面撕我一句“考试加工厂“,我反手就是一句“清北预备军”,在视觉疲劳的同时,我们不妨想想,除了这些老生常谈的互撕之外,对衡水中学的种种争论,背后到底争论的是什么?

1.孩子的发展后劲和上哪所高中关系大吗?

不可否认,有一定关系,一所高中为一个孩子的成长提供不同的外在条件,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一个人的成长,这就是我们愿意选择学风好、氛围好的高中的原因。但任何外在条件都只能起有限的作用,一个人发展最重要的开关长在自己身上,其中包括自制力、目标和规划能力等。

【自制力】

这是基础,也就是自觉地控制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绝大多数大学本科的课程,对于已经能上重点大学的智商来说,学会还是很轻松的。在这个基础上,一般来说,自制力越强,越投入(不是指单纯砸时间),取得高成绩的可能性越大。

那么自制力和一个人之前的高中生源地乃至高中又有多大关系呢?实践证明,很小。

无论一个人来自哪里、毕业于什么中学,之前教育经历再相似的人到大学后,也会有的成为大牛人,而有的醉心游戏、自此堕落。高中同班同学的两个人,一个拖延症晚期,一个有任务没完成会死星人。这些个体间的差异性,决定了两个人的发展将会有天壤之别,不是简单的由毕业于哪所高中决定的。

有人会说,正因为衡中所谓的严格纪律逼迫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没有约束后他们就会放任自流,缺乏自制力。但一定的纪律究竟是让本身自制力非常强的人失去自制力的可能性大还是让本身自制力欠缺的人慢慢养成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的可能性大呢?恐怕还是后者吧。

在不少家长看来,衡中最适合本身很聪明但自制力略欠缺的学生,衡中正是用外力拉了这些人一把,帮他们进入超过自身原有水平的大学校园。

【目标和规划】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有目标和规划。从长期目标来看,不得不承认衡中的大多数毕业生可能是存在着不足的。但这是“眼界”问题,不取决于你毕业于哪所学校,而是你来自什么样的环境。衡水,四线小城市,1996年才撤县建市,谈不上闭塞也绝不是开放。

对于小城市的高中生来说,大多数的眼界也仅限于我要考什么大学,甚至于对自己所谓的目标大学都不了解,更不用说什么今后是读研还是留学,是搞科研还是创业等具体规划了。从短期目标来看,相信衡中毕业生是不输其他人的,毕竟制定每日计划并执行是衡中学子的必修课。

我们不赞同衡中毕业生因为来自衡中所以后劲不足的观点,同样不赞同少数衡中的簇拥者大肆宣扬衡中毕业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分外优秀的言论。人和人有巨大的差异性,三年的高中生活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但影响因子绝不会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大,它更多还是充当着平台的作用,大学的发展怎样还是取决于你大学的路如何走。

2.一所学校的培养模式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吗?

“衡水模式”究竟是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是磨灭学生天性的“名校生流水线”?这不是简单的是与否的逻辑。

我们说,从各种统计数据来看,衡水中学无疑是现有高考制度下一个非常“高光”的存在,而从各种公开的报道来看,衡水中学的军事化管理则是一个一度成为不少学校争相模仿的学生管理范例,至少,通过理解“每年近百人考入清华北大”的字面意思,这也确实能佐证这所学校在学生成长中的某些作用,自然而然就会有学校来讨教相关经验。

但是,对学生的培养作用并不是简单的用量化数据就能评估的。对于中学教育来说,如果仅仅是操着把学生尽可能往名校送的心,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发展、价值形成的教育作用,那这种教育无疑是畸形的。

令人遗憾的是,在关于衡水中学的争论中,批评的一方越来越有单方面看问题的倾向。

一方面,一味掐住严格的军事化管理这点不放松,如果说这是出于对学生课业生活的同情角度,那还能理解,但关于“他们准备搞军事化教育,把教室走廊都装上‘防跳窗’吗”这样的质疑之声,笔者认为这就有种“污名化”的嫌疑了。

另一方面,如传言中所说,衡水毕业的学生在进了大学之后都普遍后劲不足,学习松懈。抛出这个论断的人,其出发点一定不是善意的。因为有衡水学生高中生活辛苦枯燥这样先入为主的印象,就会有衡水学生进入大学大多选择放松这样的主观判断,毕竟大家都听过“高中时辛苦点,到了大学就轻松了“这样善意的谎言吧。

3.衡水模式是可以普遍推广的吗?

近年来,名校异地办学招生现象越来越常见,这其中就包含了原有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异地推广。而另一边,全国各地都有学校派团去各类中学名校考察学习,一如衡水中学,各地都有不少学校打着“学习衡水”的旗号,推行军事化管理。

这其中,为了提升办学质量而取他山之石,这初衷是好,但一味的学习军事化管理,学习人家的课间跑操,却忽视了别人这种管理是一套体系,最终闹得一出邯郸学步,也顺带把争议烧到了别处。

说到底,衡水中学不是“神话”,更不是“魔鬼”,也许外界对它的关注确实有点过头了。


1051 2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