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小升初”考验了谁?

南方周末

2017-03-30

儿子上五年级了,明年就要面临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各大培训机构也纷纷在此时节招兵买马,动员家长带学生去参加所谓的摸底考试,然后再根据学生的成绩,说服家长们把孩子送去参加各类课外辅导和培训学习。

那天晚上,我们夫妇也应一所市内小有名气的培训机构的邀请,去参加了一场家长动员会,首先由他们介绍目前我市小学升初中、尤其是进重点初中的各种可能方式和渠道——一个字总结,难;一句话,名校资源稀缺,除非早做准备!会场上,老师们很敬业地帮我们分析各科题型、考试技巧和失分原因;家长们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生怕漏掉了一个重点!这气氛真个萧杀,我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考研前的冲刺阶段!

我小学毕业已经很久了,1987年,迄今已经过去了30年,也难怪我对现在小学升初中的情况如此不熟悉。那晚的家长培训让我明白的一个道理是,现在虽然教育部门取消了统一的小升初考试和选拔,但是各个学校尤其是名校,其实还在通过考试的方式去甄别学生的质量,进而从中择优录取。于是,对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来说,能不能通过这种选拔考试是决定孩子能不能进入名校享受好一些的优质教育资源最关键的因素了,所以我感觉得到家长比学生更紧张。

更为吊诡的是,我发现原来那些平时在学校考试成绩90多分的在这次模拟考试中只能拿50多分,能上70分已经算优秀的啦,后来老师的解释让我茅塞顿开。话说这些名校的小升初选拔考试,其实考的很多都“超纲”,正所谓“功夫在诗外”了!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他们确信:通过这种拔高难度或者提前让小学生掌握初中阶段知识的考试,可以鉴别出学生的优劣来。

真是这样吗?我其实很怀疑。举个例子,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是培养语感和掌握少量的单词,教师更偏重于听说训练和简单交流。其实我觉得这样挺好,跟我们当年学英语相比本是一种进步,因为毕竟对于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现在英语教学的改革应该更符合小孩认识一门语言的规律吧,不是很多教育专家都说过“美国的小学生也不会先学语法”吗?但是这次摸底考试却再次将英语学习拉回到30年前的轨道,也给了家长和学生们当头一棒,考的题目居然以语法内容为主,甚至有的达到初中二年级的要求(包括词性及其用法、时态及其构成等等),所以很多学生几乎全部失分。我在想,把不该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知识提前学习,然后让他们考出好成绩,这真的是在培养优秀学生吗?想想我自己也早过了CET6级,当年高考也考了124分,可为什么我至今也不敢脱口随意地讲出一句地道的英语呢?这本是我们70后的悲哀,可是我们00后的孩子还要延续我们的悲哀吗?

数学也是这样,很多部分属于所谓的“奥数”内容,我觉得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数学的天赋,但是在小学阶段过度的开发他们的智力,专攻于转弯抹角的工程问题、路程问题,真的能激发一个孩子的数学潜能吗?抑或会更早地让孩子对本该神奇的数学天堂望而生厌呢?语文呢,也是类似,通过增加文言文和语法知识提高考试难度,变相地让学生提前学习初中的内容,这让我想起了拔苗助长的故事。

我们呼唤了N年的教育改革,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本来是希望减少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结果现实却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竞争非常激烈,而对于芸芸大众来说,竞争的方式还是回归到应试教育的老路上。不仅如此,愈发地突显出现在课堂的教育内容与选拔考试的要求严重脱节,并酿就了一种畸形的“教育潜规则”,逼得众多家长们把自己和孩子绑架在考试培训的战车上,滋生了如此之多的课外辅导班和培优机构,大大的增加了教育的投入成本和家庭的经济压力,也过早地让孩子承受了他们这个年龄段本不该承受的压力。用我儿子作文里的一句话做结:“这次模拟考试我压力山大,喘不过气来,是我人生中一次艰难的挑战。”最后他的作文因为字数太少,30分只得了8分。

(作者高巧为经济史博士)

 标签:小升初  教育  家长  焦虑  
1200 3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