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间的指针指向岁尾,我们的心里不再平静。
对许多人来说,201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对中国教育来说,2019年是注定被载入史册的年份。
这一年串起重要的历史节点,被寄予厚望,被浓墨重彩,将牢牢地嵌入中华民族的记忆之中:往前推一个世纪,“五四运动”的澎湃激情似乎仍然清晰可感,青年学子的洪亮呐喊犹在耳边;往前推70年,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声庄严宣告依旧在空气中回荡,全国人民欢庆的胜利喜悦仿佛还在眼前……
这一年,是中国教育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年”,也是中国教育运筹谋划、开启新篇的关键一年;中国教育徐徐拉开一张大幕,奏起万众期待的新乐章。
这一年,中国教育整装待发,改革大潮汹涌澎湃,改革效果有目共睹: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布局、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到职业教育扩招100万、高举爱国主义教育旗帜,我国教育逐渐有了坚实可靠的“四梁八柱”,远方的目标越来越明晰、前行的步履越来越坚定。
这一年,中国教育转型升级,快速发展,各项工作扎实落实,各个领域捷报频传:教育扶贫稳步推进,本科专业深化调整,学前教育立法进程加快,校外培训有效治理,劳动教育达成共识,师德师风建设全面加强,中小学生竞赛活动更加规范,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这一年,中国教育在宏观上精心布局、高远设计,也在细微处认真梳理、优化整合。从《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国教育无所畏惧,迎难而上,逐一破解束缚内涵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难题,逐渐回归本源,向着更好更公平的目标,肩负起为党、国家、人民、时代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义无反顾,奋力前行。
这一年,全社会越来越关心教育,各部门协同发力,教育环境愈加向好。教育部等多部门发文明确“校闹”为办学安全托底,进一步明晰教育惩戒权为教师赋权,推进近视防治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每一所高校至少有了一所实体书店,教师教育教学有了更好依托,学生变得乐学爱学,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怡人,教育气象深入人心。
这一年,我们亲历了教育场域的大事,目睹了中国教育的巨变,但也没有忘记那些为中国教育焚膏继晷、奋斗终生、默默奉献的人。我们致敬一生从教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卫兴华、高铭暄;我们感恩“时代楷模”黄文秀、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李军等为教育扶贫献身的干部;我们怀念包括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等在内的30多位院士……
这一年,我们为教育教学改革鼓与呼,也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我们针砭违反常识的教育乱象,也赞美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我们以系列评论的形式引领教育舆论,也在重大的教育舆情面前勇于发声;我们见证着中国教育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也将继续以航船瞭望哨的角色陪伴中国教育前行。
我们都是生活的赶路者,也都是教育的代言人;我们守护着更好的中国教育,我们创造着更好的新时代。
我们铭记2019,我们期待2020。
1.“小学教育漫谈”系列评论
印象中,小学是最不应该出现学习焦虑和教学紧张的一个时期,小学生是最应该体现出学习氛围活泼宽松的一个群体。而现实却恰恰和人们开了一个玩笑:试看周围,有多少小学生早早成了“眼镜先生”,有多少孩子的节假日被各种作业和辅导班包围,有多少家长因督促小孩子写作业而身心俱疲。新年第一天,我们策划推出了“小学教育漫谈”系列评论,探讨小学教育如何回归从容与淡定。
2.“学习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列评论
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奋斗目标而言,《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可谓意义重大。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这一目标?我们应怎样保障教育现代化蓝图扎实落地?我们推出了“学习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系列评论,进行深入探讨。
3.“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系列评论
教育是一项长期事业,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的宏观调控和机制上的精准设计。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就教育问题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旨在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有鉴于此,我们推出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系列评论,分别从政府、学校和社会等不同角度,阐释各方在打造良好教育生态方面肩负的不同责任。
4.“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评论
高校毕业生就业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019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看待当前的经济大环境和就业大环境,如何提前进行职业规划以应对未来市场的需要?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避免自己从事的工作在未来被取代?为此,我们推出了“关注大学生就业”系列评论。
5.“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系列评论
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那么,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发扬五四精神,怎样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我们推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系列评论。
6.“全国教育大会一周年回顾”系列评论
自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中国教育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一项项教育改革举措不断出台,一件件惠及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的实事得到落实,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得到切实增强。在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全国教育大会一周年回顾”系列评论,回顾中国教育一年来发生的重要变化,评述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落实情况。
7.“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评论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印发,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绘制了新蓝图,有助于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名师辈出的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那么,如何打造这样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推出了“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系列评论。
8.“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评论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那么,教育部门该如何发力,更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推出了“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评论。
9.“狠抓落实工作交流座谈会”系列评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整改,教育部召开直属机关狠抓落实工作交流座谈会。会议彰显了要全天候、全链条、全过程抓落实的坚定决心,对于推进教育工作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教育系统应该如何挖思想根源、调整方式方法,狠抓年底工作落实,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我们推出了“狠抓落实工作交流座谈会”系列评论。
10.“教育与国家同向而行”系列评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民族进步同向而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磅礴力量,并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70年栉风沐雨,70年旧貌新颜,站在新的起点上,教育如何支撑我国经济发展,如何助力现代化建设,又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推出了“教育与国家同向而行”系列评论。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