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岁的中国国家图书馆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2020-09-22

中国国家图书馆已经有110多年历史了,它的前身是创建于1909年的京师图书馆。

时值晚清,受到西方文明的启发,郑观应、李端棻、梁启超等有识之士都曾呼吁建立图书馆,以开启民智。1906年,清朝学部参事、学者罗振玉在《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一文中,提出了“先规划京师图书馆,而推之各省会”的具体建议。

1909年9月9日,分管学部的洋务派军机大臣张之洞抱病上奏,请求建立京师图书馆。张之洞的上奏当天即得到批准,京师图书馆终于从法律和行政上宣告诞生。

不过,首任馆长缪荃孙主持筹办的京师图书馆还没来得及正式对外开放,清政府就覆亡了。进入民国,京师图书馆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继续筹备。1912年8月27日,寄寓在什刹海北岸广化寺的京师图书馆在第二任馆长江瀚的努力下终于开馆接待读者,“无论士农工商界暨女学界,皆得入览”。为了便于普通读者阅览,鲁迅等人还在宣武门外前青厂筹建了分馆,分馆藏书特意选择有别于学术文献而适合一般读者阅读的图书。

京师图书馆广化寺馆址

京师图书馆的开放,是中国传统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转变的标志。可惜,由于“地址太偏,往来非便,且房屋过少,布置不敷,兼之潮湿甚重,于藏书尤不相宜”,开馆后读者寥寥。1913年10月,教育部下令闭馆,另觅适宜馆址。

寻找新址的任务落在时任教育部佥事的鲁迅先生的肩上。1915年6月,位于安定门方家胡同的国子监南学旧址才被确定为新馆址。经过近两年的筹备,1917年1月,在曾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和鲁迅等教育部官员以及知名学者的共同见证下,京师图书馆在国子监南学旧址重行开馆,此时藏书达到13.6万册。

1917年1月26日,京师图书馆在方家胡同馆舍(原国子监南学)重新开馆。第一排左五为蔡元培,左七为陈任中,第二排左四为夏曾佑,左五为鲁迅

国子监南学馆舍较广化寺宽敞得多,房屋也不那么潮湿,但四周紧邻大片民居,火灾隐患较大。1928年,京师图书馆再次迁馆,搬到了中海居仁堂。居仁堂是一栋两层西式楼房,原是慈禧接待外宾之处,民国初袁世凯在此办公。随着国民政府南迁,居仁堂就空置了,京师图书馆在此开馆时,已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中海居仁堂馆址

1928年7月24日,京师图书馆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北海公园庆霄楼内有一所北平北海图书馆。1929年,北海图书馆与国立北平图书馆合并。这次合并为国立北平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原来,北海图书馆是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于1926年出资创办的,原名“北京图书馆”。这个基金会是负责保管和处置美国第二次退还庚子赔款的机构。

国立北平图书馆庆霄楼馆址

正是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支持——实际上也是中国人自己资金的支持下,1931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在北海公园西侧落成。因馆中所藏以文津阁《四库全书》最为著名,馆前道路被命名为文津街,一直沿用至今。6月25日,图书馆举行开馆典礼,蔡元培馆长主持,袁同礼副馆长致答辞。

1929年5月11日,文津街馆舍奠基典礼

1931年文津街馆舍建成,国立北平图书馆成为当时国内设施最先进的图书馆。图为文津街馆舍落成典礼

文津街馆正门

文津街馆全景

自1909年创立以来,这个国家级的图书馆终于第一次有了专属馆舍。新馆占地88亩,馆舍外观采用传统宫殿样式,屋顶覆盖碧琉璃瓦, 馆内有从英国定制的书架,还有垂直书梯、饮水器、木地板等现代化设施,可谓当时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图书馆。

无奈国运多舛,随着日本入侵步步紧逼,北平局势日益紧张,图书馆不得不将一批批珍贵的善本特藏先后转移到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其中部分善本甚至辗转寄存美国,后由美方移交给台北故宫博物院暂存,至今未能回馆。“七七事变”后,图书馆部分馆务一路南迁,在昆明与西南联大合办图书馆,并在上海、重庆、香港等地设立了办事处。

国立北平图书馆阅览室

图书馆的四库全书书库

1946年,我馆西文编目组员工在整理图书

直到1949年北平解放,国立北平图书馆才重获新生,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北京图书馆。随着图书馆藏书越来越多,文津街馆舍再次遇到了藏书空间不足、业务空间紧张的问题。1987年,今天人们熟知的位于白石桥的馆区落成使用。1998年12月,北京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国家图书馆。

如今,国家图书馆110岁了,其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居于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文献收藏位居第六位,数字图书馆更是处于国际前列。

文|杨丽娟  

图|国家图书馆  

本文转载自北京日报?旧京图说(ID:jiujingtushuo)

参考资料:李致忠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史》  

394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