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亟待提升三大心理健康素养

吴洪健

2020-05-16

大多数省份的中小学已经陆续复学了,长时间居家生活学习后,很多家长观察到复学后孩子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行为和情绪反应,比如居家生活比较自由随意,回到学校后,可能觉得节奏比较紧凑,没有在家里舒适,在情绪上有些抵触或焦虑;有些孩子可能不适应学校的常规管理和疫情防控要求,表现得较冲动;初三、高三的孩子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对自己没有信心等状态。

经历了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孩子的心理健康会受到一定的冲击,虽然大部分孩子在开学后两三周能够调整到原有的心理健康状态,但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复学后的学习生活,以此为契机指导孩子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素养,是当下所有家长关心的话题。

提升心理灵活性,寻找多样化视角

孩子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挑战,很多事情的确存在着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此次的公共卫生事件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家长无法永远保护孩子或一直为孩子解决问题,因此帮助孩子拥有足够的心理灵活性,非常必要。

家长可以通过认知ABC方法,拓展看待事物的多样化视角。认知,是人们对事物(A)的看法和解释(B),不同的解释会带来不同的情绪和反应(C)。比如,对于自己学习效果不好的状况,有的孩子可能解释为自己对内容没兴趣,带来的行为就是消极应对;有的解释为老师讲得不好,带来的行为可能是挑剔老师;有的解释为学习方法不对,带来的行为就是尝试其他方法。同样的事件,因为解释不同,带来的行为和结果也不同。

同理,看到孩子没有进入理想的学习状态,有的家长解释为孩子学习态度不认真,行为可能就是跟孩子讲道理;有的家长解释为孩子的习惯不好,行为可能就是反复催促孩子;有的家长解释为孩子的情绪不稳定,行为可能是跟孩子谈心交流。

拓展看待事物的多样化视角,需要家长指导孩子遇到事情先暂停原有的惯性思维,提醒自己可能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多练习用其他的视角解释发生的事情,互相交流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多用不指责、平等的方式沟通,会得到不同的视角。

还可以通过变焦镜头方法,平衡多种情绪。面对复学后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挑战,孩子和家长都可能着急上火,也更容易聚焦到消极和不良表现上。孩子觉得在学校很不适应,效率低;家长焦虑孩子不能很快调整到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变焦镜头的方法。

家长要先调整自己的期待,多给孩子一点儿时间。由于每个孩子的个性、习惯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不用急于和其他孩子比较。然后在一张纸的中间画一个小圆,里面写上让自己感到焦虑的事情。接着在这个小圆的外面画一个大大的同心圆,在大圆中写下哪些事情让自己感到有力量和信心,感到幸福,从中找到缓解焦虑的心理资源。

提升自我心理赋能能力,学会有效解决问题

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家长要指导孩子自己练习并逐渐具备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精力聚焦在可以做什么上,寻找有效的经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遇到的问题,这也是未来孩子心理健康素养中最核心的部分。

第一步,家长先把问题转换为正向期待。比如孩子做事磨蹭、拖延,家长如果一味催促、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烦躁和对抗,无法产生好的效果。因此,家长要停止使用无效的方法,寻找有效的新方式,这就是自我赋能的开始。

如果“做事磨蹭”是当下家长和孩子都明确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那就一起讨论:不希望磨蹭,那希望怎样呢?孩子可能会说希望能按时交作业,希望能按时完成计划。于是对问题的关注就转换为正向的期待,把注意力转向如何做到“按时交作业、按时完成计划”,这样有利于引导后续的行为,找到有效的做法。

第二步,确定具体的目标。有时家长对孩子只有一个模糊的要求,如“好好学习”。这个目标比较笼统,不好实施和执行,大脑也无法发出清晰的指令。需要明确“按时交作业、按时完成计划”是谁的目标?由谁来制订?具体到什么程度?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最后由孩子确定目标,并用自己喜欢的文字、表格或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孩子的卷入程度越深,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也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制订目标一定要基于孩子的原有基础。如孩子目前在约定时间里能完成数学作业的70%,自己定的下一周目标是完成数学作业的90%,正确率达到80%。这个目标就比较合理,也容易达到,孩子也更容易受到激励。

第三步,找到“例外”和有效经验。很多时候,家长担心孩子定了目标却做不到,孩子也有类似的担心,这时尤其需要从以往的经验中找到有效的部分。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回顾之前发生过的磨蹭拖延情况,想想有没有哪一次比较快地完成了任务。找到这样的“例外”时刻,发现孩子曾经有过按时完成或接近按时完成的成功体验,能增加孩子和家长解决问题的信心。

重要的是仔细回顾那次“例外”,分析当时发生了什么?孩子是怎么做到的?用了哪些具体方法?然后鼓励孩子把这些方法和策略迁移过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第四步就是行动一小步。目标明确后,刚开始的改变一定要成功,才能使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能力,所以步子要小一点儿、改变要慢一些,后续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孩子的变化会越来越大。

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如果10分意味着达到目标,目前的状态可以打几分?不管孩子说出哪个数字,不管与家长对孩子状态的判断有多大差异,家长都不要直接打断或评判,让孩子讲完,因为最终要完成目标的是孩子而不是家长。

然后问问孩子,你做了哪些努力让自己保持在这个位置上?即使孩子只给自己打了3分,也要肯定孩子为了保持这个位置是付出了努力的,鼓励孩子找到自己的有效经验。再问问孩子能够再多做点什么,可以往前推进一个位置,以此激发孩子内在改变的动力。

最后还要协商一下目标达到后孩子可以得到什么样的激励,建议物质激励和精神、心理激励结合,并且家长要言而有信,及时兑现。

提升心理开放性,指导孩子积极相互支持

人生活在社会中,需要相互的心理支持。家长一方面要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需要,主动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帮助别人。

当孩子需要帮助时,家长要鼓励孩子倾诉遇到的困难、表达自己的情绪。有些家长一听到孩子表达不满情绪,就急于打断孩子的抱怨,或者转移话题,或者轻描淡写地处理,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这些话题是不允许说、不被接受的”。只有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困扰,才有可能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

家长要仔细听孩子的话,特别要注意听到背后的情绪和心理需求,然后再问问孩子需要什么帮助。有时候孩子可能只需要一个听众,有时候希望家长为自己做点儿具体的事情。

有研究显示,接受帮助和帮助他人都能够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和价值感,除了鼓励孩子主动向家人、同学、老师以及专业心理机构寻求帮助,家长还要鼓励孩子帮助他人。如果希望孩子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备帮助他人的能力,就需要从现在开始培养。

在这方面,需要家长率先示范,为孩子做榜样,平时多量力而为地帮助别人。也要教孩子一些帮助别人的具体方法和技能,例如怎样询问别人是否需要帮助,如何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尊重他人。

这些心理调整方法,相信不仅能帮助孩子提升有效解决当下问题的能力,也能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标签:教育资讯  心理指导  家长  
441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