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为孩子导读名著?部编教材“名著导读”解读

一起学语文

2019-07-10

与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板块在推荐篇目与编写体例上均作了大的调整。

名著阅读教学应构建阅读体系,促进名著阅读向课程化建设迈进;应采用任务驱动,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让阅读真正发生;教师还应当注重读法指导,让学生遵循规律阅读。

部编教材“名著导读”的编排

我们将 2003 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与部编教材(2016 年教育部审定)之“名著导读”板块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部编教材“名著导读”在设计、编排上的一些变化与特点,从而悟出教材建设的理念,进一步探索实施名著阅读的路径。

(一)推荐篇目的变化

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相比,部编教材“名著导读”部分所推荐作品的数量、内容都有调整,列表如下,可一目了然。

1. 变化一:具体作品有所调整。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是部编教材中保留了原人教版教材所推荐必读篇目的大多数(11 部)文学名著,体现了以稳定为主,略有调整的原则;二是增添了《红星照耀中国》,并将这一作品确定为必读名著,是加强革命传统与英雄主义教育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以往教材缺乏纪实类作品的空白;三是去掉了《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名人传》《培根随笔》这五部作品,有的是因阅读能力要求而作的调整,有的则是因为部编教材“名著导读”的篇目限制而割爱。

2. 变化二:推荐数量的变化。

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从八年级开始,每学期推荐三部名著,三年六册共推荐了十六部名著;而部编教材每学期推荐两部文学作品,每一处“名著导读”后再推荐两部与必读名著类型相同、阅读方法相同的名著,供学生选择,自行安排阅读。由此可见,部编教材实际扩大了推荐阅读的量,以“自主阅读推荐”的形式呈现(下表为七上七下“自主阅读推荐”名著篇目),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这也体现了部编教材的一大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3. 变化三:推荐主题发生变化。

这是部编教材“名著导读”部分最大的变化,也是最重要的变化。人教版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是以所推荐的名著的主题作为研读主题。这种设计,着眼的是一本书,好处是可以将一部作品读深,局限性是难以形成体系。部编教材则是以语文元素作为专题,指向一般阅读方法(如精读和跳读、圈点与批注、快速阅读等)和不同体裁名著的阅读方法(如纪实作品的阅读、科普作品的阅读、如何读诗等),这些阅读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形成一个体系,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阅读策略,在实践中提高阅读整部作品的能力;在必读作品部分突出方法,在自主阅读推荐部分予以运用,整个“名著导读”部分形成了一个由必读到自主阅读、由课堂到课外、由教材到自主选择、由师生共读到学生个体自主阅读的开放系统,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培养了学生选择优秀作品的能力。

(二)编写体例的变化

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相比,部编教材“名著导读”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变化,两套教材的体例列表比较如下。由下表可知,部编教材“名著导读”除了将人教版教材的“主题”改变为“专题”外,还有四个方面的变化。

1. 变化一:增加两则名家点评。

“名家点评”选用著名学者、作家(甚至作家本人)对该作品的点评,这些点评无疑最具影响力,由学者、作家指出该作品的价值、特色、影响,对学生的阅读能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2. 变化二:增加阅读方法指导。

部编教材压缩了作品简介的文字篇幅,增加了阅读方法指导板块。从整套部编教材来看,这种阅读方法包括共性方法与不同文体名著的阅读方法。

共性的阅读方法既适用于这部名著,也适用于其他作品,如“精读和跳读”“圈点与批注”等;而某一类名著的阅读方法则指向该类名著的阅读,如“纪实作品的阅读”“科普作品的阅读”等。

教材编写者在“阅读方法指导”这一板块,不是让教师教静态知识,而是教阅读策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在实践中丰富体验,丰富积累。

如“精读和跳读”的指导就明确指出“读《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精读就是细读”“精读就是精思”“精读就是鉴赏”,这就是在教学生阅读优秀作品要将“读”“思”“赏”三者结合起来;“跳读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就是教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舍弃,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所有这些,都属阅读策略,而非静态的、概念化的阅读学知识或名著内容的静态信息。

3. 变化三:增加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板块一般设计三到四则探究题,多指向作品内容主题、人物形象、现实意义及作品特色等,为学生进行专题探究提供几种可以借鉴、操作的具体路径,教学生从何种角度介入作品展开探究性阅读,培养学生研究性阅读的能力。

4. 变化四:增加了“自主阅读推荐”。

这一板块一般推荐两部与必读名著类型相同、阅读方法相同的名著,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自行阅读,突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当然,教师与学生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形恰当补充其他作品。

(三)“名著导读”呈现位置的变化

与人教版语文教科书相比,部编教材“名著导读”在教材中的呈现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体现出教材编写者的良苦用心。

人教版教材的“名著导读”全部集中在教材最后部分,前为“课外古诗词背诵”板块,后为“附录”板块。这种设计客观上给师生一种认识:名著阅读并不重要。

统筹安排能力欠缺的教师,往往不能将名著阅读均匀分散到每学期中各阶段进行教学,造成期末集中阅读、讲解的现象,影响学习效果。

部编教材将两次“名著导读”分别安排在第三、第六单元,呈现固定位置,明确了上半学期、下半学期各重点研读一部,便于师生有条理地安排阅读。应当说,这样的设计更科学,更合理。

导读示例

暑期来啦,又是一个阅读名著的黄金期,同学们可以有很多时间用来阅读。但是在这样一个比较密集的阅读时间里,大家很有可能因为没有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而导致“走量不走质”。

这边跟大家分享一下皮皮老师的名著阅读指导建议,以骆驼祥子为例,让大家的暑期阅读之旅“走量更走质”。

很多书籍的叙事线索是非常清晰的,比如《骆驼祥子》,它的线索就是“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

在阅读时借助书籍的故事发展线索能快速理清各个人物的关系发展脉络、不同情节之间的关联以及故事横纵向发展等,最直接的效果就是读完书籍以后会对各部分情节的记忆非常牢固。

祥子在书中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从一个忠厚老实、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向上青年沦落为麻木潦倒、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作者要塑造祥子的努力、沮丧、再努力、再沮丧的悲剧循环过程,就一定要借助足够丰富、多样、有层次性的故事情节去慢慢刻画,这些故事内容很多,大家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混乱,甚至在阅读后记不清究竟哪部分情节在哪个时间发生,那么,只要记住了“三起三落”这几个重要的节点,就能够非常清晰了。

给大家总概括一下:

祥子原是个破产农民,18岁时只身来到北京谋生。他为了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

“一起”

第一次:祥子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

“一落”

被宪兵连人带车抓去当壮丁,车被抢走,理想第一次破灭。

“二起”

第二次:祥子卖了三匹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二落”

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

“三起”

第三次: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三落”

虎妞难产死了,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

经历了这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同学们在阅读时根据这“三起三落”来串联起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就能够清晰掌握整本书的故事发展走向了。

 标签:阅读指导  名著导读  教材  部编版  
687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