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小学语文教材古诗文增加,历史教材强化国家主权意识

楚天都市报

2019-08-27

“变化挺大,古诗文明显增多。”“既继承了传统,又与时俱进。”昨日,武汉市洪山区武珞路小学老师们领到了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语文教材。据了解,今年秋季,义务教育统编语文、道德与法治和历史教材将实现全国统一覆盖。

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教师,发现新版教材坚持德育为先,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革命传统、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法治教育等。其中,最受关注的语文科目,至少有四大变化。

变化一

先学识字更易上手

打开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首先看到的是“我上学了”的栏目,之后先编排了一个识字单元,再往后才是拼音教学。

“一年级部编教材把过去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其实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武珞路小学语文教导主任韩蕾介绍,第一篇识字课文是“天、地、人、你 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迎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还带有一些哲学韵味。

韩蕾认为,这么编排是因为现在学龄儿童对汉字的熟悉程度比拼音要高,很多孩子入学前就已经有一定的认字量,从汉字开始学习会提高他们的心理接受程度,降低学习难度,“当然,一年级拼音学习必不可少。”

变化二

大量增加古诗文篇目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曾介绍,“一到六年级语文课文的变化很大,几乎换了三分之二的课文。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很重视,这方面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级就选了许多古诗。”

“这个‘三分之二’对比的是原人教版教材,我省多数学校原来用的是鄂教版。比起课文的变化,我们更应关注教材的编排和背后的理念。”武汉市教科院副院长朱长华说,增加古诗文篇目的确是一大变化,目的是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继承中华美德。

据了解,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共编排了129篇古诗文,约占总篇目数的30%。其中,古诗词112首、文言文14篇、古典名著3篇,还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传统蒙学读物中,选取了符合当今时代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在课后的“日积月累”栏目中,还有数百首古诗词,只要求学生背诵、积累,不要求掌握诗句意思。

另外,原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五年级下册才开始编排文言文,而统编教材提前到了三年级开始,每学期安排一篇文言文,如《司马光》《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学生们对这些课文的白话文已经很熟悉了,学习起来不会太困难。

变化三

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

“我们常说,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光学好一学期20多篇课文是不行的。这一点在新教材中得到了体现,课外阅读也纳入到了语文课程体系中。”洪山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武珞路小学王文彬老师介绍,统编教材低年级设有“和大人一起读”栏目,高年级和初中有“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

据了解,统编语文教材大大增加了延伸阅读量,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系统的书目安排,告诉学生在每个学段需要读什么书,教材还配有“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

教材还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包括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书等。王文彬马上要教的四年级上册,增加了《走月亮》《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等课文,但并非所有课文都要求精讲,“让学生体会文字的美好,而不用‘解剖式’讲解去破坏它。”她举例,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策略单元,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很长,不要求老师详细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问,并开展小组讨论。

朱长华也认为,统编教材引导学生多读整本书、多读经典,引导学校多开展各式读书活动,可以很好地摒弃“功利式阅读”。

变化四

强调语言和写作表达

统编语文教材还强调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每一册的每一模块都设置了“口语交际”栏目,其中一项以功能交际为主,涵盖了倾听、表达和应对等口语交际目标。育才小学一年级家长徐女士说,老师经常给孩子布置与家长情景对话的作业,她觉得很实用。

武汉市百优班主任、北湖小学语文老师蔡艳玲介绍,新教材可以让孩子获得的知识面更广泛、内容更丰富,同时在作文训练这一块,要求也更多、指导得更具体。

王文彬也认为,组织独立的“习作单元”内容,是这套教材体系的重要创新。“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册都安排有一个习作单元,写作要求从模仿范文开始,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每个年级的写作要求由易到难,十分科学。”她举例,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要求学习范文后,把一件事写清楚。再往后,要求提升为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真实情感等。

历史

强化主权意识

编排更接地气

“新的部编教材史料更真实,表述更精准,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观察和思考现实社会与人生,在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奠定良好基础。”曾参与部编历史教材教师用书编写工作的武珞路中学政史教研组长师琴介绍,新教材强调时序性,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历史叙述和阐释中,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很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新教材还设计了多样的栏目,增加了大量插图,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更多资源和平台。”师琴解释,新教材增设了相关史事、材料研读、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多个辅助栏目,且平均每页都有两三幅插图,尤其重视地图的使用,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此外,新教材强化了国家主权意识,对南海诸岛、钓鱼岛等问题,都有专门的栏目进行叙述; 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将其作为重要内容加以叙述;同时也更加注重国际理解教育,对世界文化的多元化进行了深刻阐述。

道德与法治

内容由近及远

突出法治精神

今秋开学中小学将全部使用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法治国、法律教育等味道更浓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更紧密了。”专家表示,新版教材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国家主权意识教育等内容。

小学教材共12册,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由近及远地安排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六大生活领域,由近及远。初中共6册,围绕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世界编排内容。

教材不仅介绍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还突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教育。小学教材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了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八年级设置了法治教育专册。此外,教材还有国家主权意识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并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

 标签:教育资讯  教材  语文  
1038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