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35:打破“4%”,教育现代化仍需加大投入

熊丙奇

2019-02-26

学子在图书馆学习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1

“4%”红线不易保持,但这一标准仍需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提出,要完善教育现代化投入支撑体制。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

在笔者看来,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完善教育投入支撑体制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另一方面要改革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基础教育,要强化省级财政统筹,并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4%这一比例,对我国教育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达GDP的4%,这曾是我国教育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写明,“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即20世纪末)达到4%”。可直到2010年,这一目标都未实现。本世纪初的10年间,每年的两会上,这都会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达到4%。而为了不让这一目标再次落空,国家还专门设立了“4%办公室”。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达到GDP的4%,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实现这一目标,过去6年间,这一比例一直保持在4%以上。

而从过去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具体比例来看,2012年是比例最高的年份,达到4.28%,之后2013年4.16%,2014年4.15%,2015 年4.26%,2016年4.22%,2017年4.14%。从中可见,财政性教育支出占比是起伏变化的,最近两年连续下滑。或有人说,我国GDP在不断增长,就是投入占比减少,但总经费是在增加的。

但需要注意,评价一个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重视程度,不是看绝对的经费数据,而是看相对的比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连续6年保持在GDP的4%以上,这殊为不易,但是,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各项目标,4%这一投入水平还难以支撑,需要进一步提高,达到4.5%或者5%。

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也就是说,我国过去6年的教育投入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离开经费保障,扩大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在具体落实时就会受到牵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提到要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包括提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建立学校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优质均衡。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完善流动人口子女异地升学考试制度。实现困难群体帮扶精准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推进教育精准脱贫。

可以说,这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经费投入。从我国过去教育发展的情况看,正是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存在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影响到受教育者均等受教育权的落实。

教师正在为孩子讲学。

2

探索新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另外,我国基础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目前还是以县级财政为主,教师的工资待遇主要由县级财政支出,这会让进一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面临经费保障机制不给力的问题。

因为各县的财力不同,对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投入、保障力度也就不同,由县级财政为主保障义务教育经费,这和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的目标是匹配的,但要实现省域内的均衡,缩小一省内各县市教育发展的差距,就必须改革这一保障机制,强化省级财政对基础教育经费的统筹,并由中央财政加大对不发达、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这一经费保障机制的转变,也有利于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


 标签:教育资讯  教育政策  现代化  
542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