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屋里的琴声》:深植于民间文化传统中

中华读书报

2020-09-09

高巧林是一位具有深厚生活底蕴的作家,也是一位很会讲故事的作家。他熟悉江南农村生活,并据此创作了大量儿童文学作品,长、中、短篇小说都操练得不错。读到他的新作《草屋里的琴声》,深感这部长篇小说充分调动了他多年生活积累,地方文化气息浓郁,是一部深植于民间文化传统的精品力作。

胡琴是农村中最常见的一种民间乐器,它音色纯美、构造简单,便于携带,因而深受农家子弟的喜爱。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应该是一位不错的胡琴演奏者,至少他懂胡琴,爱胡琴,深谙其演奏技巧,也就是说他有生活,有感悟,所以才用一把小小的胡琴作道具,串起了两家三代的恩怨故事,并通过群体形象,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农村传统文化。在充盈着地方小戏、丝竹之声的文化氛围中,在祖辈的文化精神、爱国大义的感召之下,小主人公阿兴从浑沌懵懂中醒悟,从此痴迷上胡琴,并逐步成长为一个技艺精湛的专业胡琴演奏者。这部作品既写了儿童的成长,同时也展示了生动鲜活的江南文化传统,是一部具有独特文化气质的小说,显示了作者生活底蕴深厚、慧眼独具、技法老到、举重若轻的艺术功力。

作品起始,一把祖传下来的红木胡琴连同先前当作演出小舞台、后来只用来装戏剧服装道具的“堂名担”,在孤儿阿兴的家里已被尘封多年,如同破布劈柴一样被扔在西屋,数年无人问津。是同村另一个孩子立秋采树籽时不甚跌落,砸穿阿兴家草屋顶,才意外发现了这宝贝。大戏由此拉开帷幕,由这“堂名担”和胡琴引出了两家三代的精彩故事。

原来在早年间,这一带有两家的有名戏班,当地人又称为“堂名”,一家是庆福班,一家是裕丰班,分别由立秋爷爷高惠祥和阿兴爷爷张进财做班主。抗日战争爆发,两家戏班联手抗日,抢走敌人的枪支、还点燃一场大火,烧死了两个敌寇。但敌人岂能善罢甘休,大冬天将全村人赶进冰冷的水中,让他们交出纵火者。裕丰班主张进财为救乡亲们,以琴声引开敌人,枪子击穿装琴的青花布袋,擦过琴弦,阿兴爷爷不幸中弹牺牲,其英名留传至今。而立秋的爷爷事后却不知去向,有人说他当了土匪。这给高家人带来莫大耻辱,并受到乡邻的谩骂和歧视。两家班主,两种结局,给后代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迹,立秋爸爸无论如何也迈不过道坎,对张家后代阿兴始终心存芥蒂。

往事并非如烟,作者围绕着阿兴、立秋等大大小小、老老少少一干人物与一把胡琴展开了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故事。在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编织故事的能力,他采用自然推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的结构方式,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丝丝入扣,引人入胜。

先是阿兴以30块钱的“高价”卖掉了这把祖传之宝,后在县锡剧团琴师的帮助下,又讨回了这把胡琴。原来,这琴师小时候曾想跟爷爷张进财学琴,对这把红木胡琴心仪良久,岂能看着这把名贵胡琴被后代子孙卖掉!所以才出手相助,不仅讨回了名琴,而且要收阿兴为徒。一切的一切都自此开始改变,如果说,在这之前,阿兴是一个无人照管、少学无知、浑浑噩噩混日子的孤儿,自此他才找到人生方向,找到了精神寄托,开始勤奋学习拉琴。立秋也沾阿兴的光,跟着学起了胡琴。两个小伙伴自此结为好友,就像两位爷爷当年一样。

阿兴不愧是“堂名”名家之后,艺术天赋得到专家点拨之后,悟性大开,再加上刻苦好学,拉琴技艺日渐长进,人也变得有模有样,有根底,有追求、有志向。借水涨船高之势,作者又特意添加了若干情节,让这把带有传奇色彩的红木胡琴几经磨难,写足了一把胡琴的来世今生。先是这把琴被一个叫菊生的孩子偷走,后胡琴又意外落水,蟒皮脱落,这把名琴算是整个给毁了。几经修复,一把老琴终获新生。通过学琴、毁琴、修琴,阿兴也学到了很多,他试着就地取材,给立秋做了一把土胡琴。二人相伴,玩得不亦乐乎,后来他们干脆组织一帮孩子成立了文艺演出小队,和大人们一起演出。阿兴逐渐成为当地有名的小琴师,最终被吴桥县锡剧团破格录用,开启了又一段精彩的人生。与此同时,在县抗战展览会上,立秋爷爷的“历史问题”也真相大白,原来爷爷逃跑以后,不是当了土匪,而是当了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来在战争中光荣牺牲。压在立秋爸爸心头的阴霾一扫而光。

以胡琴为主线的故事,作者写得有板有眼,起起伏伏、荡气回肠。可喜的是作者不仅仅是写故事,而是把孩子的故事深植到鲜活的、生机勃勃的民间传统文化之中去。作者充分利用自己熟悉当地文化生活的优势,用了大量笔墨,以生动细腻的笔法,写江南农村的文化活动,比如,农历八月三十“闹秋划灯”,从男男女女齐上阵,在村头场院里开手工作坊,自制小船、道具和服装;另外,还在行文中引用了大量经典唱段;把县专业剧团的排演与村民野夫的“堂名”交错进行,写出了各自特色和魅力,这些都成为点燃孩子文艺细胞的火种;最深刻最细微的影响还在平时,立秋妈妈和菊生爷爷这样一批业余文艺爱好者随意哼出的地方小调,委婉动听,句句入心且无处不在。在这地方戏曲、丝竹之声不绝于耳的环境中,孩子们耳濡目染、乐在其中,自然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犹如青嫩小苗得到丰沛肥水的浇灌。

总之,这部儿童小说深植于民间传统文化之中,既带有地方传统文化的美学特质,又带有泥土的芳香,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标签:好书推荐  儿童文学  童年  传统文化  
847 0

我来评论

尚未登录,不能发表评论!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