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的幸福——读《我们仨》有感

常州市 戚墅堰区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 杨瑞华
[size=10.5pt]一家三口的幸福

[size=10.5pt]——读《我们仨》有感

[size=10.5pt]戚墅堰实验中学 高二(1)班杨瑞华

[size=10.5pt]

[size=10.5pt]有时候缘分就像一张网,当它撒向人海时,不经意间就把某些人网罗到了一起,紧紧地久久地网罗着,即使有一天网破了,他们各奔东西,在他们的心里也已织出了密密实实的网,哪怕是天各一方,也会思念着彼此,因为心已向往至;每一根线也就化之而成了浓浓的爱,融入了各自的心底,幸福地流淌。我想这就是《我们仨》这本书的真谛。那字里行间的真情仿佛触动着我身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它们强烈地跟我宣示这就是一家三口幸福的写照。

[size=10.5pt]夫妻间的幸福

[size=10.5pt]
[size=10.5pt]可以说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女士这一生走得并不顺畅,但却一生相伴而行,不离不弃。他们两人凭着国家微薄的奖学金在外求学,从英国牛津到法国巴黎再到最后的回国,这一路,他们搬了无数的地方,也辗转遇到了好些人,但唯一不变是他们依旧携手而行。在杨绛女士的眼里,丈夫是“拙手笨脚”的,但正因为这样才更加包容自己的丈夫。我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很是真切,就是杨绛女士刚生完圆圆,夫妻俩在产房的对话:“钟书这段时间只一个人过的,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三句“不要紧,我会修”,三句“他放心回去”可见他们夫妻间是如何的信任与体谅,也许他们没有更多的甜言蜜语,但这简单而朴实的几句话却更胜于千万句甜言蜜语。因为他们相知而相守,他们就如此这般在尘世间幸福地行走,超越了繁华荣耀,超越了得失争夺,抱着一颗无欲无求的心,相伴到尽头,真切地诠释了幸福。

[size=10.5pt]母女间的幸福

[size=10.5pt]人们常说:“女儿是母亲的一块肋骨。”所以对于杨绛女士和她女儿阿瑗之间的幸福我只想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契合”。杨绛女士作为一个母亲,她细心地记录着女儿成长道路上的一点一滴:女儿最早说的话是“外外”,到外边去。女儿会看着爸爸远去的身影发呆,女儿的过目不忘,女儿的“格物致知”,女儿会因读《苦儿流浪记》伤心地哭泣......这一切用杨绛女士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阿瑗是我生平的杰作。”阿瑗作为一个女儿,对于母亲的照料真可谓是尽心尽力,已不仅仅只用个“孝”字就能概括的。阿瑗小时候得了骨结核,但她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挂着眼泪对父母说:“我要害死你们了。”文革期间,父母变成了“牛鬼蛇神”,阿瑗依旧帮母亲缝睡衣,帮父亲剥夹心糖,依旧把自己的工资全省下来补贴家用。文革结束后,阿瑗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她对母亲说:“妈妈,我不结婚了,我陪着爸爸妈妈。”即使到了自己癌症末期,她仍热切希望:自己可以快点好起来,这样我就可以陪着年迈的母亲,照顾病重的父亲。这样的女儿怎能不叫母亲心疼,疼得满腔热泪,把胸口都挣裂了;疼得胸口就只剩下了窟窿;疼得即使泪水都哭干了,但仍旧是思念。

[size=10.5pt]记得周国平先生曾经写过一首诗给自己逝去的女儿,我觉得十分经典,现把它改编于此:女儿是水/在母亲的心里温柔/把荆棘丛生的记忆/温柔成一种倒影/女儿是春天/在母亲的岁月里鲜艳/把没有彩虹的道路/鲜艳成一片风景。所以对于杨绛女士来说,女儿就像她一辈子的宿命,一辈子的幸福。

[size=10.5pt]父女间的幸福

[size=10.5pt]

[size=10.5pt]如果用书中的一句话来形容钱钟书先生和他女儿的关系,那就是:钱瑗和爸:最“哥们”。她和爸爸一起玩笑,一起淘气,一起吵闹。父亲仿佛是她从来没有过的淘气的玩耍的伴儿。而对于钱钟书先生而言,似乎对于逗弄自己的女儿也乐此不疲,记得书中写道钱瑗小时候肠胃不好,很多东西都不能吃。因此每次有吃的东西时,父亲总逗弄她说:“Baby no eat.”她渐渐听懂了,一次在爸爸说了这句话后,她迸出了自造的第一句英语:“Baby yes eat.”诸如此类的父女俩逗嘴的画面还有很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用钱钟书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女儿越来越像他。”看书的方式像,娱乐的方式像,就连脾气性格也像。就是这样一对看似“哥们”的父女谱写了全天下父女间不一样的幸福。
[size=10.5pt]虽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疏琉璃脆。”这一家子最后都散了,只剩下杨绛一人。但用钱钟书先生的话说就是:“这辈子,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是的,这幸福的一家子,在这一生中只有死别,没有生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