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有个梦想罢了 ——读《丰子恺散文》

苏州市 工业园区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邹文婷
不过是有个梦想罢了

——读《丰子恺散文》


接触这本《丰子恺散文》实在是凑巧不过了。它属于别人,只不过被我借来打发时间。说来实属无奈之举。多亏了我当初“总比发呆好些”的想法,我对我的梦想有了这样多的感悟。
对丰子恺最初的印象,只是来源于初中的一篇课文,只是知道他不仅写杂文而且是个画家。感觉很有意思,寥寥几笔,将孩子画的栩栩如生。但对于学生,语文书里的作品写的再好也是枯燥无味的。
我才知道,丰子恺是真正的大家,真正的有梦想的中国人。
他很纯粹。不像现在有些人,做事总是刻意而为之。其实不由自主才是我们最真实的状态。他的文字,简洁明了,通俗大方。就像是写日记一般写下了自己的感悟。平日里我写日记时,总会长篇大论的。即使是背地里说别人的不好,也写得有一万个理由,全世界都认为我是对的、是正义的一方。由于时常被一些人、一些事触发对未来的思考,也经常有对人生的所谓“规划”,有一些称不上理想的梦想。说来也怪不好意思的。自然也没想过和任何人分享。当老师要我们准备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演讲稿时,头脑先是一片空白,之后想到自己日记中的内容,迅速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啊,这些只是说着玩玩的,一时兴起的罢了,更不能讲给别人听。
在《大账簿》一文中,作者写他偶然折取一根树枝又抛弃后,“有时已经走了几步,又回转身去,把所抛弃的东西重新拾起来,郑重地道个诀别,然后硬着头皮抛弃它,再向前走。”读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起了自己做过的类似的事,比如随意地拣起一片树叶后,总是无端由地思索它未来的命运。待到非要抛弃不可时,定要为它找一个觉得合适的地方,比如堆满落叶的草丛上,以免它自己一片叶子孤独。要是不能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心头也会充塞着丰子恺所说的“悲哀与疑惑”,久久不能释然。
在嘈杂的年代里,丰子恺的内心是闲适的,并且有着对大同世界的憧憬。但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不是执着于个人喜怒哀乐而不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人。如《还我缘缘堂》一文中,作者写道“于是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结论:缘缘堂已被毁了。倘是我军抗战的炮火所毁,我很甘心!堂倘有知,一定也很甘心,料想它被毁时必然毫无怨怖之色和凄惨之声,应是蓦地参天,蓦地成空,让我神圣的抗战军安然通过,向前反攻的。抗战中,他积极参加抗日文化活动,创作抗日漫画,编辑抗日歌曲,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气节。
这是丰子恺的中国梦。
我呢?
我在不断地成长,或者说一天比一天做的更好。中国在不断地成长,或者说一天比一天做的更好。我和中国一齐在成长。中国那么大,它不知道、也没有闲情逸致来关心我这样渺小的人物。我却私以为是中国伴随着我成长,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
然而我义无反顾。
或者说,只要是被定义为“中国人”的人都不会放弃。清朝时它自以为清醒着的打了个盹。慢慢地有洋人来戳它,觉得它傻、好欺负。1949年,它终于站起身来,开始反攻。它有着不错的条件,它也有信心超越那些曾经嘲笑它的人。
我愿意加入它,义无反顾。
我不过是和这个中国一样有个梦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