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中国梦 ——读《朝花夕拾》有感

南通市 如皋市 如皋市外国语学校(初中) 蒋王一
我的梦,中国梦
——读《朝花夕拾》有感
拿起书本,陷入沉思,恍惚间,又回到了1926年。
瘦弱的鲁迅先生,趴在桌案上,奋笔疾书。他的内心充斥了无奈与悲愤,只能通过激昂文字来宣泄。此时,他经受着北洋军阀当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严重压迫。在这样的处境中,鲁迅先生无奈地说:“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里出土了。”
于是,《朝花夕拾》诞生了。其作品记述了鲁迅童年生活和青年求学的历程,追忆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这些作品不是单调的对往事的记录,而是用娴熟的文学手法写成的优美散文。作者撷取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描述,选择富有个性的情节和细节刻画人物性格,使作品充满浓厚生活气息。文字中流露出的深厚文学功底,着实令人称赞。
不过,读书,仅停留与文字表面是不够的。又细细研读几遍,才发现了文字背后所深藏的。十篇作品中有九篇,以象征、隐喻等手法,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种种黑暗,委婉又深刻严厉的批判与鞭挞,诉说了他对光明的追求与对黑暗的疾恶。如《无常》在夹叙夹议间,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其思想深度可见一斑。
是啊,《朝花夕拾》,倾诉了鲁迅先生的一个梦,用笔下的激昂文字,唤醒人民,创造一个光明的,脱离封建的未来。这个梦,正是那个年代所有爱国人士的中国梦。
那个年代的梦,早已实现。如今,看到鲁迅先生的梦,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梦想。现在已是光明和平的年代,我渴望拥有鲁迅的生花妙笔,渴望拥有他的文采,写出震撼人心的文字。不过,不再尽是讽刺鞭挞,而是用一颗赤诚的心,去歌颂当今的幸福和谐的生活,去展望更光明无限的未来。让文字像阳光一样,播撒进每个人的心间,温暖世间。
我的梦,不仅仅是歌颂,更是脚踏实地。我追求卓越,追求奉献,追求用科学,用文化去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梦想成为科研人员,制造出高科技产品,保护人民;我梦想成为农学家,创造高产量粮食,造福人民;我梦想成为思想家,激起人们心中的热情,让人民,一起奋斗,实现中国梦!
而中国梦,也已从鲁迅的追求光明,转变为了伟大复新的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我们青少年的梦。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屹立于世界,则中国雄于地球!青少年有强国梦,则国大有望焉。青少年要已饱含热情的心,去努力追求梦想,实现梦想,成就梦想。那么,中国屹立于世界顶端,中国人民过上真正幸福美好的生活的伟大梦想,也就在不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