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我的梦

徐州市 市辖区 徐州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曹然
中国梦·我的梦
这个中国不仅仅是由ZF所代表的中国,也是我们自己构成的中国。
——题记
当代中国迅速发展,经济、科技、运动、国际交流等方面飞速进步。而我们为何不抛开表面的浮华,静下心来审视这发展的背后?梁文道的《常识》一书中,便对中国当代的发展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爱国心与社会责任心为何被演绎的如此大相径庭?此书<志愿者的崛起>一文,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回想汶川地震期间,十三亿人同时静默。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纷纷解囊捐款;无数志愿者奔赴灾区,无数救援物资被捐出发放;聚集在广场的人们开始激动起来,没有组织,也不需组织地高喊:“四川挺住!中国加油!”他们挥着拳头,流着眼泪。甚至在这一时期,英雄胜过了伤员,感动胜过了伤心。
然而,那十多亿人的眼泪又不只代表了爱国的热情;更准确地说,那是爱国,但还不仅止于对在上位者的拥护,更是爱自己的同胞。”是啊,这样团结的中国人,仿佛真正把同胞当做了亲人。
可当我们看到另外一些场景,甚至不敢相信我们所看到的是同一个中国社会。年幼的女童惨死路边,无人救扶,我们就是这样爱自己的同胞的吗?老人跌倒,好心人将其扶起,却变成了推倒老人的“恶人”;后来若在路上看到有人晕倒,要先叫路人证明,再拍视频,然后才肯帮人,难道我们就是这样爱自己的同胞的吗?抵制日货,义愤填膺,冲上街头去砸坏我们中国百姓一分分攒的血汗钱所买的车,我们就是这样爱自己的同胞的吗?为何这冷漠的“社会责任心”和地震救灾时期所表现出的“爱国心”此刻被演绎的如此大相径庭?
这是否为畸形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可是大家又同时认为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了,整个国家的精神空虚了。
还有一文也引起了我的注意——<浮躁>。文中说,“浮躁,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在当下,人人都太想说话,人人都想做个评论家,人人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微博”等应运而生。前两天看了央视财经频道的一档节目,关于网络上的“微博达人”,他们的听众数量大都几十万,几百万,甚至过亿,或许是他们所发表的见解是大众所感兴趣或比较认同的,而有些人却将这些“微博达人”所说的奉为真理。擦亮眼睛,他们也只是评论者而已。中国的迅速发展,必然引起国民们在这一过程中对自己国家、对自己身边的变化所发表见解。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每个人对每件事的看法都会有所不同,不要固执己见,也不能完全听信他人,更不必要看到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便在网络上大肆喧嚷。
解释学宗师伽达默尔在他的经典《真理与方法》里说:“……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但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中立’,也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与固有理解容让出一块空地。对自己偏见的觉察是件重要的事,因为这样,文本才能呈现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对于读者固有理解的真理。”
在我看来,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可如何才能持续发展、良性发展才真正值得思考。治好“浮躁”这个通病,每个人都踏踏实实地“在其位,谋其事”,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哪怕是微小的贡献,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基。同时保持对国家、对民族的理智的热情,毕竟“魂”是支柱,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动力。
若能如此,我们的梦,中国的梦,便也不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