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科技之光,领悟真理。——读《科学读本》有感

苏州市 吴江市 吴江市盛泽第一中学 李晴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黎明天空的一片曙光,给全人类带来希望;是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后迎来的一道彩虹;是科学家共同努力创新后智慧的结晶;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是伽利略发觉“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的真理......科学是个严谨的字眼,不容得一点马虎,于是,这些天,我怀着一颗崇尚科学的心仔细阅读了一本名叫《科学读本》的图书,随着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序幕有古至今地拉开,我领略了祖国无比璀璨的科技之光——
书中,东汉时期,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令我叹为观止,也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科学家张衡发明的一种名叫“地动仪”的一种仪器也令我对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慨叹。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的发明,这令我国古代人民无比骄傲的“四大发明”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看着这些曾令国人引以为豪的各项科学发明,我思绪万千,也感慨不已。
我想起了中国的一位十分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想起了他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造和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想起今年6月18日下午14时左右天宫一号与神九对接,这些年来,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数不胜数。想起这些,我的脑海便浮现出那些耀眼光辉、令全华夏儿女永不遗忘的场面——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同年11月21日3时41分顺利返回大陆。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03秒,“神舟”二号飞船发射成功,同年1月16日19时22分顺利返回大陆。
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发射成功,同年4月1日16时54分顺利返回大陆。
...... ......
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同年11月17日19点32分顺利返回大陆。
到至今,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发射的成功再返回,这是一些多么伟大神圣的成功啊!光辉背后那些为了航天事业而艰苦奋斗的人们,他们并不是没有经历失败与挫折,他们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也许踏上一千步的时候,仍然可能遭遇失败,因为成功就在拐角的后面,除非拐了弯,永远不知道路还有多远,但是他们依然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因为每一次的失败都会增加下一次成功的机会,这一次的拒绝就是下一次的赞同,这一次的皱眉就是下一次舒展的笑容。
就像冲洗高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蚂蚁,照亮大地的星辰,建造起金字塔的奴隶,他们一砖一瓦地建立起城壁,因为他们深知滴水穿石的道理,只要持之以恒,什么都可以做到。同样科学探究需要的也是恒心、毅力。这些在航天事业上有成就的人们,他们的字典里不会有放弃、不可能、办不到、没希望、行不通......这类字眼,辛勤耕耘,忍受苦楚,放眼未来,勇往直前,不用理会脚下的障碍,不再畏惧道路上的“拦路虎”,坚信着,沙漠尽头必是绿洲。他们经过尝试,像水手一样,乘风破浪,坚持不懈,最终获得成功。
我想,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持之以恒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行动去为成功奋斗,完成属于自己的理想,争取幸福。为自己也为社会为国家,“落后就要挨打,超前方可扬眉”,我们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我们的明天就是祖国的明天,我们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祖国国力的强弱。在看到“钓鱼岛事件”后,我辗转反侧,心想:当今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呢?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正在飞速发展,正是需要科技人才的时候,“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从现在起,我们更要努力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好国力,将来为国家多做点事,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谱写新世纪的“中华正气”歌吧!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