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恩中成长——读《爱的教育》有感

苏州市 直辖区 苏州市立达中学 朱乐章
在,感恩中成长
——读《爱的教育》有感
有一种永恒的付出,叫“爱”;
有一种永恒的回报,叫“感恩”。
我们感恩自然,感恩她创造了大千世界;我们感恩祖国,感恩她构建了和谐社会;我们感恩父母,感恩他们哺育了懵懂幼小的我们……太多太多需要我们用真情和行动去回报。我们,需要在感恩中成长。
初读亚米切斯的《爱的教育》是在一年级时。记得那天,妈妈牵着我的小手走进了书店,把这本书赠与了我,还在扉页上题字:“愿我家乖囡能与书成为挚友,对知识追求,对爱珍视,对苦难悲悯,好好成长!”我一口气读完了书,而书中的恩里科也成了我的小偶像,我为他善良、懂事所感动。那以后,我也会帮着家里洗洗碗,给父母倒倒水,做些小小的事。
现在在我看来,书的影响真是潜移默化的,从那时开始,我终于触及了感恩这个词,我不再是一贯任性撒娇的孩子了。成长,真的就从这里开始了。
再读《爱的教育》是在今天。
从大大的书柜里抽出这本小小的书,掸去侧页的灰尘,翻开,扉页上的字依然清晰可见。我一页一页慢慢地读着简单纯净的文字,流露的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父母家人,师生邻里之间的情亲友情,对祖国故土的爱与眷恋……我印象很深的是那篇《牺牲》,小恩里科和姐姐在父亲生意失败后,主动地承担起家务活,并放弃了要求父母购买向往已久的扇子和颜料盒。多么可贵!在这些稚嫩的心灵里,已经扎根了感恩,因为他们懂得,这是责任。而日记的结尾,出乎人意料的,父母在他们的餐巾下,悄悄的放上了这两样礼物,他们一定是笑着放上的,因为有这样的儿女,已经幸福,已经足够了。
读到这里,我的泪便不自觉地落了下来,在微微泛黄的纸上像朵透明的花一样绽放。
内疚,抑或是自责?
脾气暴躁像堆炸药,不知什么时候一丁点的火星就会点燃;经常为一点小事与家人争吵,责怪他们的赚钱少。父母常说:“还是小时候乖。现在,唉,惹不得的。”但他们依旧每星期乘两小时的公交车来接我,早上为我在粥里煮一个草鸭蛋,给我泡好菊花茶,在我的书包里放够吃一星期的黑巧克力,悉心得让我几乎没法挑剔。我呢,叫我洗碗,赖着不肯;让我陪他们出去走走,“我要做作业”……莫是成长止步不前了?这两年,我到底在干什么?无视父母的付出,心安理得地享受,从不回报?
书一页一页往后翻,在《感恩》这里停了下来。恩里科感谢了老师、同学、父母,那我呢?需要我去感恩的实在太多,那么,就从父母开始吧!
我合上书,走向了厨房。池里还堆积着父母上班匆忙,未洗掉的碗筷,我开着龙头的小水,仔细地用丝瓜经洗,倒干水,整整齐齐地放在碗柜里。我拿起抹布,用力地擦拭桌椅。电风扇呼啦啦地转,天气依旧闷热,汗水滋滋地往下淌。我才知道,父母,真的不容易。
感恩,仅有这么一点行动是远远不够的,但我想,我能在每一天,都做上这些事,也能为父母带上一点笑容和宽慰。感恩不是负担,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爱的呼唤所幻化而成情感和行动!
请带上永恒的“爱”,带上永恒的“感恩”吧,她们会让你在混沌中看见游离的光斑,捕捉他们,把他们织成最美好的情感,你会成长。
感恩,使我成长。
我,会在感恩中成长!